第131季:戒色修心勇士之道-下集
-
30.面对迫在眉睫的死亡,我的觉察力突破了心智的障碍。
解析:这是苏格拉底在讲自己的一段修行经历,最后觉察力突破了心智的障碍,在面对危险时,人的觉察力往往会变得很专注,很强大,觉察力强了,就可以突破心智的障碍,心智是一种限制,会限制和遮蔽真我,而觉察的利剑可以斩断这种限制。
31.“苏格拉底,”我说,“你的身体周遭有闪亮的光,光是从哪来的?”
“清净的生活。”他笑了笑。这时服务铃响了,他出去,表面上是替某人加油,其实是带给人欢笑。苏格拉底替人加的不只是汽油,也许还包括那种光辉、那股能量或情感。总之,人们离开时:往往会比来时还要快乐一点。不过,他最令我深受感动的,并不是那种光辉,而是他的纯真,他那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的举止。我以前没有真正了解、欣赏这一切,而似乎我每学到一堂新的课程,就更深入洞悉苏格拉底这个人。我逐渐看清楚自己复杂的心智,在这同时,我领悟到他早已超越了他的心智。
解析:苏格拉底让丹戒色吃素是有道理的,对于提升整体能量和振动频率是非常好的,不再过放纵的生活,选择清净的生活,反而获得了纯净的大快乐,心灵纯净的人,他的身体周围好像有明亮的光辉。“苏格拉底替人加的不只是汽油,也许还包括那种光辉、那股能量或情感。”这段话是我由衷喜欢的,把自己的纯真、慈悲与幽默传递给别人,让人感受到巨大的鼓舞和激励,还有情感上的支持,这是多么好的一个人,苏格拉底的确已经超越了心智的限制与束缚,他的教导简单有力,切中修行的要点。
32.你需要灌入分量十分庞大的气,才能冲破心智的迷雾,找到通往大门的路。
解析:中医会讲气,人的能量足了之后,的确会产生一种微妙的气,手淫后照镜子会发现某种气被抽走了,气色一下就差了,意淫暗漏也会导致气色下降。人是有气场的,有的人往那一站,不说话,就能让人感受到他强大的气场和威严。气是非常微妙的能量状态,养足能量,才能更好地修行,一个纵欲的人很难在修行方面取得进展,一定要遵守戒律,把身体养好,有了精气神,这样修行方面才能取得突破。苏格拉底讲的气,应该也指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上师的加持,只有这样,才能冲破心智的迷雾,看到真相。
33.“你目前的饮食或许的确给了你‘充沛’的能量。”他边说,边抬头看着一棵漂亮的树,阳光透过枝丫洒落地上,“但也使你昏沉无力,影响你的心情,并且削弱你的觉察力。”
“改变饮食又怎么会影响我的能量?”我辩驳道,“我的意思是说,我摄取热量,而热量代表着能量。”
“在某种程度上,这话并没错,可是勇士必须体会到更微妙的影响。”
解析:苏格拉底教给了丹饮食方面的注意,不要吃肉和喝酒,因为这样会拉低他的振动频率,吃肉的人很容易昏沉,也容易发怒,欲望也会加重。动物被宰杀时会感受到极大的恐惧,还有嗔恨,这两种低频能量会影响到血肉,吃肉的人自然会受到这两种低频能量的负面影响。虽然吃下去的时候感觉很亢奋,似乎津津有味,但是仔细体会吃肉后带来的微妙影响,就会知道吃肉的一些弊端。现在我已经吃素了,现在我吃肉会生病,身体已经很敏感了,不宜吃肉了,也不喜欢肉食了。以前我是无肉不欢,那种饮食结构会让我昏沉和易怒,而现在吃素,心情祥和很多,不再容易昏沉,也有利于培养觉察力。刚开始我没有完全吃素,而是从减少吃肉开始,后来身体适应后就吃素了,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素食的饮食结构,一切都很好了。饮食方面真的要很注意,尽量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和豆类等,这些食物的振频较高。
34“我怎么可能达到每一项要求?”
“想想佛陀对弟子说的最后一句话。”
“什么话?”我问,等待开示。
“尽力而为。”他话一说完,便消失在人群中。
解析:尽力而为,这四个字非常好,不要太注重结果,关键是尽力而为,注重过程,如果在过程中你真的尽力了,认真去做了,自然会有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不要还没开始就丧失信心,觉得自己做不到,应该要尽力而为,努力去做,就像登山一样,看着一座高山,觉得自己爬不上去,但人家双腿有残疾的人都爬上去了,凡事尽力而为,不要想太多,不要害怕失败,只要真正尽力了,失败也是可以接受的,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只要你继续努力,肯定会有成功的一天,不能被失败打败,而是要从失败中强势崛起,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估计苏炳添一开始也没想到自己可以跑那么快,他也只是尽力训练,尽力而为,苏炳添也输过很多次,但他并不气馁,还是尽力做好训练,一点点强大自己的实力。只要你尽力去做,就可能越做越好,最终达到的成就超乎你的想象。
35.巨汉代表你一切苦恼的本源,他就是你的心智。他是你必须刺穿的恶魔,可别像那被击倒的勇士一样,被他欺骗了,集中注意力!
解析:用巨汉来形容心智很贴切,心智的确很强大,就像巨汉一样,而你刚开始就像小孩,被巨汉耍得团团转,心智会冒充你,会一次次带跑你,控制你。刚开始你没有任何觉悟,也不懂得断念,肯定会被巨汉蹂躏,虐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一个念头上来,没断掉,你就会沦为疯狂的撸管肉机,要战胜巨汉,就要强化觉察力,也要提升和完善你的觉悟,提高认识水平,识破巨汉的招数和套路,彻底击败巨汉。(心智代表所有妄念,而心魔代表负面的念头,会导致破戒的念头,心智的范畴更广。)
36.我还需要更多的练习,才有能力把无比锐利的注意力,灌注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解析:练习使人强大,注意力强大了,就不会被念头带跑,念头上来也能及时发现,很多戒友反馈的问题就是缺少觉察,跟着念头跑了好一会才发现自己在意淫,这时候欲火已经开始燃起来了,火势已经很大了,很难扑灭了。戒色高手一直严密注意内心的活动,邪念、图像、微妙感觉一上来,马上就觉察消灭,非常锐利的注意力,就像快刀切念一样,一下就结束战斗了,那一下觉察充满了爆发力。丹说自己需要更多的练习,的确如此,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看住自己,要时刻保持警觉,严防心魔的进攻。一位戒友说:“心里想着只看一会不撸,结果还是没控制住。 ”只看不撸就是心魔的怂恿,他没识破,结果就中招了,必须学会识破心魔的套路,及时断除怂恿的念头。另外一位戒友说:“感恩飞翔老师,学习了您的文章并且在实战中加以运用之后,对于破解心魔的怂恿,我更有信心了。因为自己情绪的变化,今天出现了好几个怂恿念头,但都被我觉察到了,以前这个时候我一般都直接跟了念头,而这次,我一记觉察把怂恿念头打回原形,我体会到了断除这种念头的感觉,很不错,念起即觉,觉之即无。”这位戒友做得很好,真正理解断念口诀,坚持练习,熟练应用,就能决胜实战。
37.你曾经沐浴在光明之中,曾经在最简单的事物中找到喜乐。
解析:苏格拉底在唤醒丹的儿时记忆,小孩的特点就是很容易开心和快乐,小孩有一项能力就是能在最简单的事物中找到喜乐,比如一块小石头、一朵花、一棵树、一只鸟,都能让小孩感到无比的喜悦和开心,这是成人很难感受到的纯真喜悦,一定要内心非常干净,才能感受到。成人的脑子被邪念占据着,也被其他各种念头占据着,不再单纯,不再干净了,充满了各种欲望,这样就失去了在最简单的事物中感受快乐的能力。
38.每个婴儿都活在明亮的花园中,直截了当地感受一切,不受任何思绪的欺瞒,没有信念,没有诠释,而且不下判断。你开始思考,开始替事物命名并知晓事情时,就堕落了。要知道,堕落的不只是亚当、夏娃,而是我们所有的人。
解析: 孩提时代感觉这个世界很明亮,内心很喜悦,邪淫后感觉这个世界很灰暗,内心很沮丧。婴儿的脑子是空的,直接体验一切而不去命名,婴儿处于纯粹觉知的状态,渐渐长大了,父母开始教他说话、认字,慢慢会思考了,失去了直接体验,就堕落了,这里的堕落指的是从纯粹觉知的状态进入被心智奴役的模式,这就是堕落,当然普通人是不知道这点的,他们以为心智就是自己。
39.你在孩提时代有过的乐趣,是可以再度拥有的。耶稣说过,要进入天国,得先像小孩一样。
解析:苏格拉底在教丹快乐之道,苏格拉底这个人就像一个老小孩一样,有慈悲的一面,有幽默的一面,有优雅的一面,也有纯真的一面,非常有智慧有魅力的一位老人。“要进入天国,得先像小孩一样。”要像小孩子一样单纯、纯真和纯净,这样才能进入天国,如果你的内心很污浊很龌龊很邪恶,无疑对应的就是地狱。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灵性,让灵性的光辉再次围绕自己,变得圣洁而庄严,这样不仅能再次获得儿时的乐趣,也能开发更高的智慧。
40.你惟一的投资是修炼。
解析:苏格拉底的这句话我太认同了,真正惟一、真正有价值的投资就是修炼,内心的修炼,觉察力的修炼。很多戒友学会修心后一定会知道修心是多么重要,之前在学校里学到的任何知识和技能都无法和修心相比,这是最高殿堂的知识,是最值得学习、最有价值的知识。一个人一定要学会修心,提高自己的修为,真正主宰自己的内心,做身体和念头的主人。一位戒友说:“在一番冲突后将控制权直接交给心魔,直接做了它的傀儡,控制权如此容易地被抢夺,我真的没能想到。”心魔很容易就接管了他的身体,一个念头、一幅图像没断掉,控制权就会移交给心魔,然后就开始为非作歹,做尽荒唐事。如果你修炼出很强的觉察力,心魔就无法得逞,你就能牢牢地把控制权握在自己手里!
41.苏格拉底向我揭示了,觉察就是宝藏。
解析:核心就是觉察,能觉察就有望主宰内心,缺少觉察就会被念头带跑,身不由己,陷入内心的喋喋不休、自言自语,真我被妄念的噪音所覆盖。能觉察就能消除内心的噪音,回归真实的宁静与祥和,就能活出真我。觉察是真正的宝藏,也是最值得练习的。走路、吃饭、刷牙时都要保持观照,保持觉察,保持注意,不可分心走神,掉入心智的陷阱。每天生活中就可以练习,很多人吃饭时还在想东想西,胡思乱想,对不对?每个人应该都有体会,甚至吃饭时,邪淫的念头和图像都会上来,我自己也有过多次体会,关键就是时时观照,时时觉察,能觉察就能切开心智的束缚,就能获得自在,否则一个念头连着一个念头,还会裹挟着各种微妙的情绪,让人很不自在。如果是邪念,那危害就更大了,觉察就是心智的克星,你能觉察,就能制心。苏格拉底的核心教导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训练提升觉察力,征服心智,尽力而为!
42.心智却如幽灵,只活在过去或未来,它惟一的力量就是,转移你对当下这一刻的注意力。
解析:当下这一刻,是无念的纯粹觉知,而心智幽灵则会把你带入过去或未来,一会陷入回忆,一会幻想未来,心智就是一直想、一直想,想个不停,想各种问题,想各种内容,心智就是通过想这个行为把你困住的,你肯定会发现自己停不下来,有强大的惯性迫使你胡思乱想,你会发现90%的念头是无意义的,就是乱想,内心非常混乱。心智幽灵一次次把你带入自言自语、喋喋不休的状态,让你偏离真我。
43.苏格拉底又说: “丹,所有的世人都被困在自己的心智所造成的洞穴中,无法自拔。只有少数勇士看见光明,挣脱束缚,放弃一切,因而能笑着走进永恒。我的朋友,你也会如此。”
解析:在书的最后,丹和苏格拉底去了荒野的一个洞穴,苏格拉底从背包里拿出一捆木柴,点燃后他们的身体在洞壁上投射出怪异、扭曲的影子,苏格拉底讲起了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个民族,终生都住在幻象洞穴里。数代之后,他们逐渐以为自己投射在洞壁上的影子,就是真实的实体。”苏格拉底继续说:“丹,古往今来,都不乏有福之人,他们从未受制于洞穴。有些人厌倦了影子的把戏,产生疑问,不管影子窜得有多高,都不再能令他们满足。他们成为追寻光明的人,其中少数幸运儿找到向导,向导指点了他们,带领着他们走出幻象,走进阳光中。”苏格拉底又说: “丹,所有的世人都被困在自己的心智所造成的洞穴中,无法自拔。只有少数勇士看见光明,挣脱束缚,放弃一切,因而能笑着走进永恒。我的朋友,你也会如此。”这个在洞穴的教导真的太好了,可能是全书最好的一个教导,心智的全息投影骗了几乎所有世人,人们都把这些投影当真的了,这些投影是立体全息的,看似真实,其实是一种投影。现代的全息投影技术已经出现了,有些已经做得很逼真了,而我们误认为真实的现实,其实也是一种投影。
智者知道这一切,知道真相,元音老人:“用这一种方法,把你的妄心息下来,心息下来,影子消了,那时候,身心世界,乓!都没有了,镜子现前了,你看见,啊,都是我的佛性啊!所以这样子叫做明心见性,哎,见到本性了。所以我们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念到后面,就入禅定了,身心世界都化空了,都没有了,都没有了,相消了,真心现前了。所以一切法是一个法,都是你的心,就把你心清净,没有两样。”
顶果法王:“所有的现象只不过是自心的投影,一旦你知道什么是绝对的真理,你将认清眼前所有的相对现象只不过是一个幻影,一场梦,并且不再执著于它。”
憨山大师两次开悟体验:
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及觉则朗然,自觅身心,了不可得。
一夕静坐夜起,见海湛空澄,雪月交光,忽然身心世界,当下平沉,如空华影落,洞然一大光明藏,了无一物。
憨山大师的这两次开悟都提到了“影”,第一次是影现,第二次是影落,第二次更彻底一些,连影子都没了。大光明藏就是真我,真心。
David Bohm(戴维·玻姆):“物质是浓缩或冷冻的光,一切物质都是光的浓缩,以平均小于光速的速度,反复地以特定模式运动。”
在玻姆的隐秩序理论中,高次元的隐秩序层级是具有所有可能量子态的“能量海”,而我们的三维空间只不过是从隐秩序中特定量子事件所投射或绽放出来的一种呈现(玻姆称为显秩序层级)。玻姆认为隐秩序层级的能量海,由包含所有电磁波频谱的广义的“光”所构成,光在显秩序层级的来回卷缩与绽放(folding and unfolding)中被凝聚或冻结(condensed or frozen),而形成我们三维空间中物质的稳定存在。也就是说:万物皆由能量形成,物质是浓缩凝结的光(光是振动频率极高的能量,真我就是光海)。
《三摩地》(Samadhi)影片中讲:“他们一生都被锁在洞穴里。”这个洞穴、监狱、笼子就是心智,就是念头,就是思维,而人们把心智当成自己,跟着念头跑,被牢牢锁在了这个洞穴和监狱里,看不到真相。一世又一世的轮回,一直重复这个模式,直到某一世遇见智者来指点他,唤醒他认识真相,教给他修心的方法,通过修心就有可能证悟真我,亲自看见真相。
44.我没怎么开口说话,但不时发出笑声,因为我每次环顾四周,看着大地、天空、太阳、树木、湖泊和溪流,就会领悟到,这些通通是我 ,其间根本没有分野。
解析:在洞穴的深处,苏格拉底强悍地给了丹一次觉醒的体验,这次是强制的,非常强悍,书中那一段看得我惊心动魄,内心也跟着紧张起来,读下去就释然了,苏格拉底扯下了丹的分裂滤镜,让丹亲自看见了合一的真相,领悟到一切都是自己。《终极自由之路》:“虽然现在看起来是无数的身体和分离,但当你看到真相时,不管你往哪看,看到的都是绝对的一,看到的都是你。”界限消失了,一切都是自己,就是克里希那穆提说的:“观者即所观之物。”之所以观察者和他的所观之物分裂为二,就是因为被心智障碍和限制,导致看不见合一的真相。
《幕后:一位觉者的实修日记》里面也讲到了这个合一体验:“我看见了我的后院,但它已经不再在我之外了,在我看来,我就是院子,我就是天空,我就是大地,我所看到的每样东西,我都是,在世界与我之间已经没有了分离感。”对真相感兴趣的戒友,一定不要错过幕后这本书,我开始对探索真相产生浓厚兴趣,就是从幕后这本书开始的,里面讲了很多体验,很不错的一本书,书薄料猛,非常震撼。
《内在与外在的联系》(Inner Worlds,Outer Worlds)这部影片里讲到:“当思维停止,那么你将会看到事物的本质,所有方面,树木、天空和地球、雨露、恒星都是一体,生命和死亡,自我和他人是一体,正如山脉和峡谷是一体……也即是一切都是连接到同一个振动源,有一个意识体,一个能量场,一种力量贯穿所有。”“当你从一场梦境中醒来,你会意识到梦中的一切都是你,正是你创造了它,每个人,每一件事情都是你。”“思考能创造分离,是一种有限制的体验,我们越是与思想同步,就越会远离源头。”“所有问题都来源于自我思维,你并不是你的思维。”
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讲道:“开悟意味着超越思维。”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到宇宙人生的实相,第一句话即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陀把他开悟的真谛,一语道破,原来所有众生都是平等无异,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佛是觉者,觉悟了宇宙真相的人。现在我们因有妄想执着,真心被遮蔽了,所以沉沦苦海,在六道轮回。妄想执着就是心智,A prison for your mind!被心智的监狱锁住了,所以无法证得。
45.你是世界,你是宇宙,你也是你自己和所有的人。一切都是上苍的美妙演出,醒来吧,重拾你的幽默,别担心,你自由了 !
解析:苏格拉底说:“丹,开悟并不是一种成就,而是一种体会。你醒来时,一切都改变了,同时又什么也没有改变。”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黄念祖老居士:“要知道它是梦,就是自心所幻出来的,从梦中醒过来,你一醒,是个梦!梦一醒全没有了,醒来就是!你醒了之后明白了,原来是个梦!根本是梦!”元音老人:“一醒,是梦!都没有了。”印度圣人美赫巴巴:“你们看到的整个宇宙都是一个梦,目前你们都在做梦。假设你在睡觉,我出现你梦中,告诉你:‘你此刻所见所闻都是一场梦!’可你不信。但醒来后便知我所言属实。事实上只是一场梦。然而,只要我不打开你的内眼,你就不会相信。”“生活的目的是从梦中醒来。”
美赫巴巴那句语录很有深意:“我不是来说教,而是来唤醒。”
托利在《Stillness Speaks》里说:“灵性的觉醒就是从思维的梦境中醒来。”
莱斯特·利文森:“总有一天我们都会从梦中醒来,并看见这是一个梦境,然后对整件事情大笑一场。同时,在梦境中我也试着唤醒其它的人,如果他们想要醒的话。从分离的梦境中醒过来,在这之前,一切都和你是分离的;这之后,一切都在你里面。在这之前,世界似乎是极度的真实;这之后,你会视生命的全貌是一个梦境。”
从虚拟现实的梦境中醒来,亲自看见真相!苏格拉底之前就叫丹醒来,最后也给了丹醒来的体验,丹无疑是幸运的,遇见了苏格拉底,一位真正的智者。
希望我也能早日醒来,也衷心希望每一位戒友、每一位众生都能早日醒来。亲自看见真相!!!
最后总结: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的确是一本好书,浅者获得了激励,从而告别消极颓废,积极奋斗自己的人生,尽力而为。深者则领悟到了更深的修行道理,所以是一本比较普适的书,能够畅销也是因为它的口碑的确很棒,任何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激励。平心而论,书比电影要精彩,电影经过了改编,有的内容没拍出来,特别是那几个高峰体验没有拍出来,最后洞穴里的教导也没拍,2006年的片子,可能特效还不行,如果能用《奇异博士》里的特效来表现高峰体验,那就很震撼了。总而言之,电影拍浅了,没把书籍真正的深度拍出来,但也不失为一部激励人心的电影,可以让人感受到书籍里的一些场景和氛围。
《起信论》云:“一切境界唯心妄动,心若不起,一切境界相灭,唯一真心遍一切处。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进入学校读书,会学习哲学的唯心和唯物论,有的人会误认为佛法是唯心的,其实佛法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哲学里面把心跟物分做两块,而佛法是心物一如。朱清时教授讲的“心物一元”,即意识和物质的统一,就像睡觉时,你潜意识动了念头,然后变幻出一个梦世界,有人事物,感觉很真实,醒来后才知道是梦,这个梦是念头导致的,醒来后的现实还是一个梦,还能再醒一次,见到真相。昨晚的梦境是梦中梦,醒过来还是梦境,我们生活在两层梦境的世界,你以为早晨醒来就是现实,其实你被骗了,早晨醒来还是梦境,你只是在梦境中做了一个梦,其实醒来还是在梦境中。两个梦境的区别,床上做的梦,梦中场景是跳跃的,不是很连贯,而现实的梦境场景是连贯的,这样让你更加难以察觉到这是一个梦境。早晨醒来,你还是在梦境中,除非你能再次醒来,才能摆脱这个梦境。两个梦境都是念头导致的,如果你懂得修心,就有望从梦境中真正醒来。从昨晚的梦境中醒来,你还是有一具身体,因为你还是在梦境中,等你从现实这个梦境中醒来,你会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是无形的纯粹觉知。哲学家的逻辑思辨还在心智的范畴内,所以看不到真相,但他们对哲学的发展还是有一定贡献的,目前有些科学家已经知道宇宙是一个梦,一个幻象,但他们没有亲自看见真相,而修道的圣人则是亲证了真相,所以才是真正的智者。虽然知道是一个梦,但还是要按游戏规则来生活,这点很重要,因为梦未醒,你还是要因为作恶而受苦,所以必须要谨慎对待因果,不要犯邪淫,不要杀生,要改过迁善,好好孝顺父母,多做善事,努力积累正能量。
这季很特别,把我这些年研究真相的体会和大家做了一个分享,相信会引起大家对探索真相、了解真相的兴趣,人生不仅仅是吃喝拉撒,还有更高更神圣的目的,那就是觉醒!从梦中醒来!强化觉察力,做修心的勇士,主宰自己的内心,突破心智的限制,持之以恒地修行,迟早会水到渠成的。即使这辈子没能醒来,你也能过上一个正能量的人生,无愧此生了。
最后讲一个笑话,记得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出门看见房顶,都要在平地上跳一跳,想象自己一下跳到了房顶上,哈哈哈哈哈哈!苏格拉底爽朗的爆笑响彻了整个宇宙,彻底粉碎了整个投影,整个梦境……
下面分享一首诗歌
《梦中人》
从昨晚的梦境中
我醒来
来到了这个称之为“现实”的梦境
自从我早晨醒来
我就知道昨晚是一个梦
一个很逼真的梦
我在梦中有一具身体
走在马路上
场景一下跳跃到室内球场
我和某位NBA著名球星在打球
他叫我防守时要把双手举起来
我和他还说了几句英语
梦中的一切是那么逼真
在梦中我丝毫不怀疑这是一个梦
醒过来时,梦中的一切都消失了
我来到了所谓的“现实”
我也有一具身体
有围绕着我的一切
我在这个现实中刷牙、洗脸、吃饭
上网、看电视、出门跑步等等
我丝毫不怀疑这是一个更逼真的梦境
直到上师告诉我
这是一个虚拟现实的梦境
生命的目的是从梦中醒来
亲自看见真相
亲证自己的真我
我在自己制造的梦中生活
在梦中欢笑,在梦中受苦
一世又一世,从未觉醒
自从上师告诉我真相
我决定醒过来
我渴望醒过来
亲自看见真相
我在你梦中
你在我梦中
我们都是梦中人……
下面推荐一本书
《幸运之书》:埃克哈特·托利著,这本书语言精练,充满智慧,以格言的形式讲述朴素的真理,有长段落,有短句子,错落有致地将你带入自己内在的世界,探索心灵深处的秘密,去发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去发现自我的本质,进而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生活中的幸福。托利认为,当你与内在的宁静失去了连接,你也就失去了与自己的连接。当你失去了与自己的连接,你就会迷失在这个世界里。与外部环境的噪音相对应的,是内在思想的嘈杂;而与外部环境的安静相对应的,是内在的宁静。托利说,“一树、一花、一草,让你的觉知停留在它们身上,你会发现它们是如此的宁静,如此深植于存在之中。”当你看着一棵树,并感觉到它的宁静,你自己也会变得平和起来,这就是你在与这棵树在很深的层面上相连接。书中写道:“每个人都渴望幸运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幸运并不是一个人不用任何努力就可以得到好的运气。当下正是人生真正的幸运。专注于当下,你会集聚全宇宙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就是幸运。”当下就是纯粹觉知的片刻,真我显现的片刻,安住当下才是真正的幸运。张德芬在为《幸运之书》撰写的序言中写道:“埃克哈特·托利是我十分心仪的灵性导师,更是我心目中伟大、颇有深度的心灵作家。托利的新作《幸运之书》虽然字数不多,却很可能会是改变某些读者一生命运的书。”托利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灵性导师,之前也分享过《当下的力量》的笔记与解析,这季推荐《幸运之书》,再推荐一个视频,可以百度搜:埃克哈特·托利在斯坦福大学的谈话,这个视频质量很高,也很清晰,一些关键的要点都讲到了,是很不错的一个视频,希望大家都能学习下。